1、这个时代,还需要艺术吗?
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吉林女孩花光四十万积蓄,拍了部东北野史,生猛无比!》。文章中的女孩自筹经费,自己编剧导演拍摄了一部很有内涵和分量的电影《吾神》,这个八七年出生的东北女孩,不是中戏毕业,也不是电影学院毕业,而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院不是学画画的地方吗?怎么学生拍电影去了?
这其实不奇怪,这些年中央美院出来的学生跨界在各个领域做出优秀成绩的事例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现在的中央美院早已不是单一培养画家的传统意义的专业美术学院了。
二十年前的中央美术学院,只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五个造型专业和一个美术史专业,师生总计不过六百人。那时学生的理想就是画好画当画家。
今天的中央美院与二十年前已完全不同了,规模、硬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最主要的是方向和定位也有很大不同了。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包含了设计、建筑、绘画造型、多媒体、实验艺术、人文等多个综合学科。传统的国油版雕等纯艺专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且也在往跨学科方向发展。
毕业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也越来越宽泛,搞设计的,拍电影的,当演员的,搞乐队的,搞金融的,开酒吧饭店的,做互联网的---林林总总,干什么的都有。所以,不要认为中央美院毕业的就一定搞美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不管你认不认可,这就是趋势。
再对比国外的艺术院校,这种趋势的改变就更加明显了:无论是老牌的还是新型的艺术学院中,架上绘画都早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观念艺术、新媒体艺术、综合装置艺术等跨领域跨学科的艺术门类。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趋势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画家了!尤其是那种传统意义上靠手艺吃饭的画家。今天中国的画家已经严重过剩了!
那么,这个时代还需要艺术吗?还需要美术吗?
孩子学美术还有意义吗?
首先,艺术对于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或缺的,也许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艺术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但是,对于艺术或美术的理解是要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在不同时代下,艺术所呈现的状态,体现的价值和适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今后的艺术肯定不会有更多独立姿态出现的可能,而是更加细碎地融入整合到其他的领域,越来越成为做为底层建设的基础学科。
换句话说,以后你成为一个以艺术为职业的艺术家的机会越来越小,但具备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视野又是你必须具备的能力!
从中央美院近些年的趋势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在传统的造型基础方面的能力整体上比之从前有不小的差距,但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适应能力更加突出,这使得他们能很快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并取得成绩。
我们让孩子学美术的目的肯定不是把他们都培养成小画家,而是要让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思考,有自我的判断和想象,有艺术的思维和感受,有用艺术的方式介入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这些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和成长是有深远意义的。
而要做到这些,一定要有相应的培养逻辑和方法,需要从更深层和宽泛的角度重新思考和定义儿童美术的教育方向。
目前我们针对儿童美术培养的思路和逻辑,依然是建立在培养孩子将来会画画这个狭窄的理解之上,这与上述所说的未来的要求是相去甚远的。
2、新的时代下,应该有新的思考和探索。
事实上,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重视孩子的美术学习,他们认为孩子将来也不从事美术工作,会不会画画无所谓。即便是愿意让孩子去学一些美术的家长,也仅仅是出于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有点审美修养的考虑。
而家长之所以这么认为,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现在大多儿童美术培训教育机构也的确只是停留在教孩子画画这个单一表面的层面上。对于如何通过画画这个基本行为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想象创新能力以及通过艺术的思维连接和促进其他学科的能力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大多数时候只看到孩子学美术那些表面的东西,而对于藏在画画表面结果背后的深层意义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我一直认为,孩子阶段的美术学习绝不应该是为画画而学画画,一定要拓宽和挖出来学画画背后的价值,这对孩子的后期发展才有本质的意义。
我不想夸大学美术的作用,但仅仅是停留在学会画点画这个层面上,而又不可能去当画家或把画画做为一个职业,那学画画的意义也就真的可有可无了。
而事实上,学美术的本质是让我们多一种思维的方式,多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比画画本身重要的多。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是左脑思维,是更偏重逻辑和理性的思维,而右脑思维更多与感性、直觉、形象记忆等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艺术对右脑思维的开发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实早在400多年的古希腊文明时期, 科学与艺术是紧密相关的。人们甚至没有严格区分科学与艺术的概念,认为两者理所当然地是自然哲学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一些杰出人物,从早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后期的欧几里德,都是精通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大师。
而文艺复兴时期则是科学与艺术的合作巅峰。意大利画家、科学家达·芬奇用艺术家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科学家的精神去探索自然,深邃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使他在艺术和科学上都达到了顶峰。
到了17世纪后,科学与艺术开始渐行渐远,各自确立了独立的学科,进行独立的研究。
物理学家吴健雄也曾经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科学文化和人文(艺术)文化之间的隔阂。”这种消除并不是简单地把科学和艺术叠加在一起,形成一门诸如工业设计课,就能完成使命的。因为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方式是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点点滴滴之间互为渗透的。
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就曾预言过:“艺术将越来越科学化,科学将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
福楼拜的语言在今天也得到了验证,艺术正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新媒体视觉、3D打印---
艺术作品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更多的新技术、新媒体、新视角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在国际艺术展上,我们看到的架上绘画越来越少,而和新科技新材料结合跨界融合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
可以这么说,将来你不懂科学和先进技术可能都搞不了艺术创作,同样的,你不懂艺术或缺少艺术思维,你也可能被时代淘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或者是为将来的职业选择,而更应该作为一种底层的基础学习,和数学、英语一样重要的底层基础学习!
当然,既然是底层的基础学习,我们就有必要拓展开发艺术做为基础学习的更为宽泛的价值。
只停留在为画画而画画,或为弹琴而弹琴的单一表面层面,显然是无法胜任艺术做为底层基础的重任的。
针对上述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法,让孩子通过艺术学习全面系统地培养综合的底层基础能力,是广大家长和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作者:
老潘(潘利国),中央美院硕士毕业,
中央美院的任课教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